时间:2022/8/22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 http://m.39.net/pf/a_4323254.html

简漫社经典国漫回忆记录第38期——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

欢迎来到简漫社,每周一期,带你聊聊国产经典动漫的那些事。欢迎后台留言你想重温的经典国漫作品,无论是剧情还是背后故事,亦或是某个让你意难平的动漫人物。那些活跃在八零、九零,甚至是零零后记忆中的童年经典,不应该就此尘封

01没头脑和不高兴

关于早期的国产动画,用“瑕不掩瑜”来形容应该是最为贴切的,虽然现在看来制作简单,画风也不是那么精美,但是在故事情节设计方面却有着绝对的实力。

这部广为人知的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,整部动画只有20分钟,却在简单的故事中融入了很多对应社会现实的东西在里面,而且故事中的思想现在看来依旧很有深度。

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创作于年,距今已经有60年的时光了,是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动画系60班的毕业制作,讲述了两个小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逐步认清自我,重新找到方向的故事。

虽然时代久远,但某瓣上却有超7万人给出了8.7的高分,诸多网友更是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,一部称不上“时尚”的作品能够获此殊荣,除了制作,最重要的自然是故事本身。

02粗心的“没头脑”,高傲的“不高兴”

从制作上来看,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是典型的2D动画,画面很简单,几乎看不到三维的痕迹两位主角也是线条勾勒出来的简笔画,大多数背景都是全屏的彩色。

在当时已经算得上比较先进的制作水平,如今看来倒像是儿童画作,不过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呈现,巧妙的将武松打虎的故事融入到现代生活的架构,如今的动画倒是鲜少能做出那种味道。

当然,这部动画的故事内容才是精髓。

主人公没头脑,是一个喜欢丢三落四的小孩,上学途中丢了帽子而不自知,在旁白老师“老神仙”的提醒下找回了帽子,又丢了书包,总是要丢一样,典型的冒失鬼形象。

没头脑的小伙伴发现了他的帽子,却一直拿在手里玩来玩去不愿意还给他,嘴里还一直嘟囔着“不高兴”,他自己在操场上将一根长棍玩出了花样,当围观同学给他叫好让他“再来一个”后,他又开始“不高兴”了,(不高兴在方言里面有不乐意的意思)。

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种种行为,倒是让老神仙有几分担忧,一个冒冒失失将自己画作上面的字题反了,另一个总是喊着不高兴不愿意听从别人善意的提醒,这样的他们长大了大概是会吃亏的。

没想到两个孩子对于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,不高兴表示自己长大之后想干些大事,做个演员;没头脑表示长大之后要做个工程师,造个大房子让其他人看看。老神仙满足了他们的愿望,让他们一夕之间长大成人。

长大之后他们确实从事了自己梦想中的职业,没头脑盖起了大楼,不高兴成为了演员。只不过没头脑将一千层的少年宫盖成了九百九十九层,还忘记了安装电梯,而出演《武松打虎》里面的老虎一角的不高兴,将节目演成了“虎打武松”。

没头脑为了看戏亲自体验了一把爬千层楼没有电梯的感觉,如果不是一群小朋友的帮助,这个楼他是断然爬不上去的;而出演了老虎的不高兴,看到台下观众为老虎被打死了欢呼之后,直言“不高兴”又从地上爬了起来和武松打了起来,直接将一出戏演成了一场闹剧。

没头脑还是那个粗心的“没头脑”,不高兴也依旧是那个高傲的“不高兴”。

最后看戏的工程师没头脑和演戏的老虎不高兴打在了一起,两个励志要成为“厉害的大人”的小朋友,纷纷表示要摘去“没头脑”和“不高兴”的头衔,经历了挫折之后才想要变回小朋友,好在经此一遭倒是知道了这些问题应该从小就改正。

简单的故事,搭配上趣味十足的音乐,以及充满传统文化元素的情节,倒是增加了很多别样的味道。即使时至今日,故事也能在给观众带来乐趣的同时,增加一些思考。

03由小见大,从品格到人生

旁白老师的一番指点,让两个信誓旦旦的小朋友成为大人走了一遭之后,终于有所领悟。冒冒失失丢三落四的习惯,盲目自信不听劝解的个性,小时候看来或许没什么,长大了要用在做事习惯中的时候,有时候会带来一些致命问题,没头脑和不高兴还有机会迷途知返,重新来过,观众看完之后就需要自行体会了。

故事从小处上来看,是两个孩子经历了一系列冒险之后,学会改正自己的小毛病的故事,这是我们熟悉的古语,知错能改,善莫大焉。

再往上一层来看,这些小习惯影响的是两个孩子的整个人生,他们小时候觉得无关痛痒的问题,经过长时间的影响被放大之后,将会在很多关键时刻成为决定性的影响因素,这种影响有时候甚至是致命性的。

一部动画能够做到的,就是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,将这个道理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讲给观众听。但“没头脑”和“不高兴”现在依旧存在,至于大家能收获什么,就全靠各位看官自己领悟了。

故事里面的一些设计,或多或少地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。建了一千层的少年宫,是大跃进时代的烙印,新版对其略有改动,早期的版本中一层楼有一座城市那么高,所以“来回一趟才需要一个月”,这样的高度并非动画一贯的夸张手法,而是发生现实生活的另类表达。

不高兴的“虎打武松”,大概算是动画制作者的一些叛逆,国人的“主角情怀”在某个时代十分典型,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以大局为重,个人的正确想法也会被埋没在大时代背景之下,借着不高兴的性格为配角争取一下表达自我的权利,是那个年代对传统观点的一种思考,算是偶尔的叛逆。

04新时代的转变:天然呆和傲娇

“没头脑”和“不高兴”作为早期动画中的经典组合,两个角色的形象刻画十分鲜明,而这种“组合式”的主角设计方式也被延续下来,还衍生出了更多的含义。

在如今很多动画中都会有这样一对组合,不过观众大多喜欢用“天然呆”和“傲娇”来形容他们,一个冒冒失失,一个过度自信。不过相较于早期动画,现在的作品在故事内容方面显然要丰富很多,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自然也有了更加丰富的刻画。

现在的很多动画,《火影忍者》中的鸣人和佐助,《魔道祖师》中的魏无羡和蓝忘机,《狐妖小红娘》中的东方月初和王权富贵,都是类似的组合。不过相较于最初的版本,现在的动漫角色在这些基础问题上,增加了一些坚强、勇敢,善良和热情的品质,同时还融入了比较凄惨的人生经历,因此人物在成长过程中修改完善的品性也就更多,观众能够收获的思考自然不同以往。

对应现实来看,经常能听到的“现在的孩子懂得比以前多太多了”,单从动画这个方面的发展来看,现在的小朋友能够接收到的信息也增加了很多。

不过在思想深度方面倒不一定,年出品的26集版本的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,虽然故事延长了很多,但从内涵来看,高度是不及原版的。

早期国漫给行业树立了一个好榜样,开了一个好头,希望这种精神能被延续下去!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t/pgst/1406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